七輪的能量
「輪穴」〔又譯作脈輪、氣輪,脈叢結等〕這詞來自梵文(Chakra),是一個平常感覺不到的微妙能量中心。人體有七個主要輪穴(如圖示)相對自主神經叢(節)。
每一個輪穴都由「經脈」(瑜伽術語稱之為Nadi)相連及影響全身。例如臍輪(正道輪)控制整個淋巴系統。古籍上曾記述有三億五千萬條經脈。但最重要的是,每一輪穴都相連到手掌上不同的部位,如圖所示各輪穴與所對應手指位置的顏色相同。練習霎哈嘉瑜伽以後,一個人的中脈會漸漸打開,外界的整體能量會進入他的身體,清潔他的各個輪穴,同時他大腦頂部的神經線會受到啟發(自覺),使他得到一種新的意識,我們稱之為集體意識(Collective Consiousness)。當達到「瑜伽」狀態後,他便能知覺到他從前未能知覺的事物,雙手便會感應到各輪穴的狀態,熟習後便很容易利用雙手感知外在的力量相對於相關輪穴的狀態。
譬如說他能知道一件物件的形狀、顏色,但卻不知道那件物件是否有良好的能量。得到「自覺」以後,他便能通過他的雙手測驗某一物件的好壞。這種知覺能應用於物件、地方、人物,以致於一些抽象無形的事物。這樣,這個人便能分辨出誰是真的? 誰是假的。
輪穴更影響及反映我們的精神及情緒生活。
例如,真知輪(腹輪)控制一個人的創作能力,對工作太忙、藝術家及其他從事創作的人而言,這輪穴可能會變弱。右心輪(仁愛輪,仁愛輪有三部分:右、中、左)反映父親之道,與自己父親或自己之子女的關係。厭食症患者通常右仁愛輪都有問題。
因此,在微妙的層次講,輪穴反映及影響一個人生理,精神及情緒的妤壞。這關係影響重大,所以,若在微妙的層次改善輪穴,便可以改善及整合身體各方面。總括來說,當人昇華到,及鞏固其瑜伽狀態之後,一定能改善他們生理、情緒及其他問題。
七個輪穴 (Chakras):
由下而上,它們分別是
1 根輪 (純真輪 Muladhara Chakra)
2 腹輪 (真知輪 Swadishthan Chakra)
3 臍輪 (正道輪 Nabhi 或 Manipura Chakra)
3a 幻海 (Void 或 Ocean of Illusion)
4 心輪 (仁愛輪 Heart 或 Anahata Chakra)
5 喉輪 (大同輪 Vishuddhi Chakra)
6 額輪 (寬恕輪 Agnya 或 Ajna Chakra)
7 頂輪 (自覺輪 Sahasrara Chakra)